9662
浏览岳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(以下简称“园区”)地处长沙市岳麓山西南,是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,也是湖南湘江新区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主阵地。园区成立于2002年,前身为原望城县含浦科教产业园,2008年区划调整后更名为长沙岳麓科技产业园,2012年获批省级工业集中区,2018年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2022年湖南湘江新区优化管理体制改革后,成为湖南湘江新区的直属园区。近年来,园区连续三年获得市对园区绩效考核“优秀等次”,连续三年在全省高新区创新发展绩效评价中位居前三。目前,园区批复面积5.73平方公里,管辖面积49.65平方公里,集聚企业居住人口超20万人。
园区北靠梅溪湖国际功能区,南接湘江科学城,东临洋湖总部经济区,西面智能网联产业新城,区位优势十分凸显;长韶娄、长潭西、长沙绕城(三环线)等高速道路穿境而过、相交于此;含浦大道、潭州大道、莲坪大道、云栖路等主次干道相互交织;规划中的长沙地铁8号线途径园区,便利的交通格局引领城市功能向外延伸拓展,形成半小时无缝对接长株潭、两小时通达中部城市群的多元化、立体化交通网络。
园区内有象鼻窝山、玉华山等自然山体屏障,有靳江河、玉赤河等原生水系环绕,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0%以上,森林绿化率达75%以上,河流水质质量均在Ⅲ类以上,呈现出山水织城、城绿共荣、宜居宜业的生态景象。园区毗邻中南大学、湖南大学、湖南师范大学,内有湖南中医药大学、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、南方职院和湖南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,30余位院士专家、近20万科创人才环聚周边,科教资源雄厚,创新动能澎湃。
园区现有企业364家,其中上市企业28家(含达嘉维康、赛恩斯环保2家本土上市企业),规上企业117家,专精特新企业14家,高新技术企业111家。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%;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21.73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.1%;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增长15%;高新技术产值增长10.2%;全口径税收增长45%;外贸进出口增长52%,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2%,外资完成进度和总额综合排名全省省级园区第一。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。
园区立足长沙市、湖南湘江新区整体产业布局和自身产业发展基础,形成以智能网联产业为主导、检验检测和生物医药为特色的“一主两特”产业生态集群。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、百度阿波罗、华为湘江鲲鹏、舍弗勒、德国大陆等88家智能网联关联企业扎根园区,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成为福布斯中国“2022年新晋独角兽全民单”湖南省唯一入选企业。中大检测、赛恩斯环保、继善高科等165家检验检测关联企业深耕园区,达嘉维康、爱威科技等一批生物医药产业关联企业融入园区,产业链条不断延伸,产业集群加速集聚,“岳麓检测·中部质芯”和“智能驾驶第一城”的产业内核在园区不断裂变。
园区建有全省唯一的湖南省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,先后获批“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”“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”和“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(长株潭)”,同时拥有以湖南湘江新区为主导获批的“国家智能网联汽车(长沙)测试区”“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”“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”和“智慧城市+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”等国家级综合性平台,吸引一大批科研机构、领军企业、优质团队、拔尖人才落户园区、扎根园区。
园区总规划面积约为49.65平方公里,已开发面积为13.7平方公里,可建设用地面积为7.1平方公里,可用产业用地面积约为2135亩,调规扩园后总规划总面积达106.16平方公里。玉象路、翰林路、智能路、长韶娄与玉赤大道交叉口节点改造工程平稳推进,长郡智谷中学、长郡梅溪湖智谷学校、明德智谷学校、岳麓实验小学、木梓塘学校、玉华小学均加速建设,湘江智谷·人工智能科技城、东山湾国际新城拔地而起,品质园区建设如火如荼。
园区扎实推进管理体制改革,与湖南智谷集团顺利实现政企分离,不断简化管委会行政管理职能,推动智谷集团市场化改革,初步形成“小管委会、大公司”的扁平化管理模式。深入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在全市省级园区中率先成立企业(党群)服务中心,创新搭建“智谷云”信息化平台,建成188套人才公寓,率先打造青年人才驿站,提供“三专”政务服务,打造清爽、贴心、靠谱、安全的园区版营商环境。在全省率先开启长株潭三地园区合作联盟,与株洲荷塘产业开发区和湘潭雨湖高新区签订“一体三互”合作框架协议,引领三地园区在长株潭一体化产业同兴、服务同享中走在前列。